2016年5月初,一场春雨象母乳一样滋润着返青的麦苗,柏油马路上积攒了一寒一冬的污垢被冲刷得一尘不染、油黑铮亮,路旁的行道树上隐隐泛出层层新绿,那些刚刚冒出来毛茸茸的嫩芽,尖着脑袋,在春风里东张张西望望!昨天,我接到商会办公室耿主任电话,参加今天商会在新世界大酒店五楼多功能厅举行“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座谈会。
8:10,我提前20分钟来到会场,会场早已人头攒动。大家正聚精会神地观看灌云浙江商会十周年成就展专题片。
8:30座谈会准时开始。
首先,灌云浙江投资企业商会会长陈进良带领大家,认真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会上,关于“构筑‘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重要讲话精神,并解读了我国实行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项大政方针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的决心;指明了总书记的这一新论述,对于推进反腐倡廉、正风肃纪大业,廓清新时期政商交往的新方向和新内涵;诠释法治社会为政、为商的纪律和规矩,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陈会长着重阐述了‘亲’‘清’的真正内含,他说:
所谓“亲”:对领导干部而言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民营企业家而言就是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
所谓“清”:对领导干部而言就是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对民营企业家而言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接着陈会长作《十年“亲”“清”与共 今后更需努力》的主旨发言。他说:
“……灌云浙江商会成立十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鼎力支持下,在各部门密切配合下,通过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过了一条从“草根浙商、财富浙商、责任浙商、人文浙商”的转型之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如蛹化蝶、振翅翱翔!……
特别是在‘亲’‘清’两个方面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绩斐然!
一、用‘亲’凝聚浙商乡贤情
如何让来灌发展的浙江乡贤们‘进得来、站得住、行的稳、发展快’是我们商会工作的出发点和首要任务,为此我们商会积极开展:‘以老带新、以大带小、以富带贫、以强带弱、优劣互补、供需合作、强强联手、资源共享’等指定帮扶策略,帮助后来者办批文、拿签证、协调关系、解决矛盾。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聚浙人之合力,扬浙人之精神,树浙人之诚信,排浙人之困难,诉浙人之乡情,护浙人之权益,创浙人之辉煌’为工作目标,还经常举办小型赛事、庆典活动、联谊会、肯谈会、座谈会等让众乡贤‘相聚一堂,互通商情、共创商机、共谋发展’,让大家在一起‘听乡音、诉乡情、话乡谊’,不失时机地宣传灌云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政策以及‘拥商、爱商、亲商、扶商’的举错及食苦用心,使全体在灌浙商紧紧围绕在县委、县政府和商会周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第二故乡——灌云经济的快速崛起而‘激情奋斗、无悔人生’。
二、用‘亲’提升浙商向心力
我们商会始终坚持‘服务立会、服务兴会、服务强会’的办会方针,不断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用优质的服务创新加强商会建设。真正做到‘想浙商所想,急浙商所急,帮浙商所需,解浙商所难’。十年来,会员企业反映问题175起,帮助协调处理175起,妥善解决174起,尚有一起正在协调处理之中。得到县委、县政府、招商局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也得到了在灌浙商们的一致好评和推崇!
三、用‘亲’提升浙商感召力
十年,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我们灌云浙江商会来说,却意味着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十年来,我们商会以‘服务会员、服务当地、服务苏浙’为己任,秉承‘奉献、包容、团结、发展’的办会理念,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商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齐商办、明商法、树品牌’,在强化服务、健全机制上下功夫,在规范企业行为、引导会员自律、守法经营上做文章。大力加强‘言相通、道相同、心相映、利与共’的商会文化建设,以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吸引会员、凝聚会员,不断提升商会的感召力。十年来,我们在灌浙商基本完成了从‘传统浙商’到‘现代浙商’、从‘机遇浙商’到‘品牌浙商’、从‘草根浙商’到‘人文浙商’、从‘财富浙商’到‘责任浙商’的转型之路。商会的组织规模逐步壮大,现有常务副会长18名,副会长22名,理事25名,会员93名,商会的感召力逐步提高!会员企业实力明显加强,目前,在灌的浙江人有5000多人,浙商企业223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86家,在灌投资总额668.9亿元,解决当地6万人就业,2015年营业额达593亿元,年纳税总额超过9.8亿元。投资涉及清洁能源、船舶制造、装备制造、精细化工、轻工纺织、房地产开发、餐饮服务、服装鞋帽、建材家具、五金电器、生物医药等数十个行业和领域,其中有一大批重大投资项目事关灌云长远发展的重点工程。十年来,浙江商会在服务会员企业发展、协调化解矛盾的同时,充分以乡情搭建平台,借助和挖掘各自的人脉资源,以‘乡’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效果明显——有38个上规模的优质项目落户灌云。结止现在,商会共招商43家,固定资产总投资110亿元。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
四、用‘守法经营’来诠释‘亲’商、‘清’商形象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商交往在所难免。我们既不能将政商完全隔绝开来,也不能容忍消极、腐败、堕落的政商关系继续存在,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构建积极、健康、向上的新型政商关系。既‘亲’又‘清’, ‘亲’要求亲和、友善、坦荡、真诚、积极主动、热情热心,‘清’要求清白、守法、公平、公正、两袖清风、廉洁干净。同时,还要把握好一个‘度’——既不能画地为牢,老死不相往来,‘太清而不亲’;也不能走得太近,不分你我搞联盟,‘太亲而不清’。对我们浙商来说,就要做到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让‘靠关系’的思维向‘靠本领’转变;让靠“官员”向靠“市场”转变;让‘权’、‘利’思想向‘亲’、‘清’转变,希望我们全体在灌浙商树立正确的商业观念,构建既‘亲’又‘清’新型政商关系,‘察势者智,驭势者赢’,集中精力干事创业,追求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五、用‘回报社会’融‘清商’于浙商之中
‘爱人者、人恒爱之’我们浙商在灌云发展之初,曾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社会各界、特别是灌云人民的大力支持,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帮助我们走上创业发展的成功之路。‘吃水不忘挖井人’,所以我们浙商在努力打造‘亲’商品牌的同时,也积极树立‘清’商形象。用‘清’去诠释浙商的‘清商’理念,用‘清’去弘扬浙商精神,用‘清’去回报灌云人民。一方面做‘诚信灌云、和谐灌云、文明灌云’的建设者,另一方面坚持不懈地做乐善好施的慈善爱心浙商。先后在春节、中秋节、敬老节、教师节、感恩节、儿童节、母亲节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奉献一份爱心:如‘5·12’汶川特大地震,我们灌云商会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积极组织发动会员单位捐款、捐物,只用几天时间就筹集财物共计130多万元,通过民政部门紧急发往灾区;重建石佛寺,灌云浙商一次性捐款达300万元,仅常务副会长余福友一人就捐款28万元;远征化工始终坚持在中秋、春节等重大节日对扶贫对象、贫困家庭、病灾户、无保户送温暖!从2008年建厂以来共捐助财物110多万元,同时还积极投身临港产业区的公益事业,入驻灌云八年来先后出资400多万元用于道路、桥梁、绿化、消防、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8月19日,灌云县美都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陆锡明捐款178万元支持我县创建省文明城市建设,在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在灌投资浙商中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赞许;2016年10月9日敬老节,我们灌云浙江商会组织会员企业到灌云县社会福利中心,看望、慰问福利中心的老人们,并为他们送上5000斤大米、3000斤面粉、2000斤挂面、800斤大豆色拉油等慰问品,并致以最真挚的节日祝福……等等不胜枚举。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我们商会和会员企业共向社会各界捐赠财物共计3118万元。弘扬和丰富了‘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浙商精神;兑现了‘义利兼顾、德行并重’的承诺;履行了‘发展企业、繁荣当地、回馈社会’的义务!用‘回报社会’融‘清商’于浙商发展全过程之中!
卓越的表现、卓著的声誉、傲人的业绩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一致肯定,也多次受到表彰嘉奖:先后被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直工委、江苏省委统战部、江苏省工商联、江苏省招商引资局等评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工商联、总商会分别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中国优秀浙江商会、先进异地商会、基层先进组织、优秀民营企业’等等荣誉称号;江苏远征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民当选连云港市政协委员、灌云县人大常委;原商会会长、建标置业董事长丁仲标当选县人大代表;苏浙置业董事长余福友,快克化工董事长潘道清当选县工商联副主席;陈进良、余福友、赵贤肖等15位会员被灌云县政协聘为政协委员。
今后,我们浙江商会将继续强化‘亲商’‘清商’两个方面工作,着力解决会员企业融资难问题;着力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引导浙商企业利用产权市场组合民间资本,培育一批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紧密配合政府帮助浙商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不遗余力地增强会员企业内在活力和创造力,推动企业不断取得更新更好发展。
最后,我剩着2016年春节的喜庆还未完全散尽之际,送全体会员一付对联:‘旧岁已赢十分好 来年更上一层楼’!
与老乡们、会员朋友们共勉!”
会上,参会会员随机作即兴发言:常务副会长、连云港苏浙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福友,常务副会长、灌云县清泉宾馆董事长赵贤肖,常务副会长、江苏远征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民,常务副会长、江苏乐居投资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于斌,分别作了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回顾和今后打算发言!会场气氛热烈,大家畅所欲言!
会后,我仓促决定采访了三位常务副会长:
本编问:余会长请您谈谈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亲”与“清”的政治边界在哪里?您认为哪一方才是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关键?
余福友:新型政商关系,“亲”和“清”是两个关键点,“亲”和“清”在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时相互交融、相互重叠、相互矛盾,“亲”中有“清”,“清”中有“亲”,是私心杂念、钱权交易、权力寻租、利益勾兑的浑水区,严格区分和界定是十分困难的。这就要求划清政府与企业界限,严格地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为企业提供公共服务或商人必需要得到政府帮助时,政府必须义不容辞,且官员和商人之间要清清白白,要在阳光下建立正常的政企关系、官商关系,而不是在桌子底下搞关系;企业要遵纪守法,斩断私心杂念不行贿、不做蝇营狗苟之事,以良心品质和诚信经营铸造企业形象,以“清”的企业家形象展示给公众。“亲”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是政府和商人的政治边界;“清”是两者关系的底线,是合法与不合法的边界!
因为转型时期的政府手中掌握了社会的主要资源,掌控着国民经济命脉,因此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关键环节还是在政府部门,而不是在企业部门。在政企关系构建和转型过程中,政府是主动的,企业是被动的。因此,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时,政府的作用更关键些。
本编问:请赵会长您谈谈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是否还要讲“人性化”? 在当前的形势下,总书记提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在传递着那些信号?
赵贤肖:新型政商关系是企业与政府管理部门或管理体制的关系,是商人与政府官员的关系。所谓新型政商关系,是指建立在制度化、法治化基础上的平等、独立、合作和互补的民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与完善的市场经济相适应,具有鲜明的非人性化特征。与之相反,传统的政商关系,是建立在非正式的、人际关系基础上的,尤其是建立在官商个人利益基础上的政商关系,依存于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具有浓厚的人性化特征。
在当前的形势下,总书记提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我认为在传递了一个比较明显的信号,就是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不要因为担心卷入不健康的政企关系或官商关系而止步不前,怕‘太亲而不清’。特别是当前大规模反腐败之后,有些官员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给企业该办的手续不办,该批的项目不批,导致了相当程度的懒政和怠政问题——‘太清而不亲’,阻碍了经济增长。因此,这个提法可以理解为是破解懒政、怠政的一针强心剂,是给想有作为的官员和想干事的企业家发出明确的支持信号。
本编问:请王会长您谈谈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时如何才能把握好“亲”与“清”的关系?
王海民:政商关系自古以来就客观存在,而且是永存的。新型政商关系的提法关键是一个“新”字。如何落实、贯彻,如何在具体环境下重构新型政企关系,我认为仍然有很多难点,关键是在于把握“亲”和“清”的尺度上,不能‘太清而不亲’更不能‘太亲而不清’。例如,一个企业遇到困难了,政府协调本地银行给予了优惠贷款,那么请问多大的优惠是“合理的”优惠?这会不会导致选择性施惠?会不会导致不合法的利益输送?会不会导致利益寻租问题?短期来看也许是合理的措施,长远来看是否合理?所以,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心灵工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仍然有待探索、研究,也更需要全社会一起共同努力。
采访结束后,与三位常务副会长拜别时,突然走廊传来一句话:“我们浙商企业为灌云社会捐助了3000多万元,要是用这批钱行贿,什么样的贪官拿不下,我们浙商就是没有这个先例、更没有这个传统……!”听了这话我心潮起沸、热血澎湃,这句“话糙理不糙”语言可谓是微言大义!目送形象高大的浙商们,我独座会议室,冥思良久,久久也不曾离开……!
作者签名:陶明胜
2016年11月22日
作者简介:
陶明胜,1965年9月21日出生于连云港市灌云县,大专学历,曾就职于灌云县烟草专卖局、灌云县轧花二厂、《经济与政治》杂志社、江苏常青对外经济合作有限公司、中安建设安装集团有限公司连云港分公司,现任灌云浙江商会《灌云浙商》杂志主编,在国家、省、市、县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数十篇文章。
联系电话:0518—8880 0666
手 机:183 6062 9809
电子邮箱:1317391392@qq.com
地 址:灌云县伊山镇幸福大道225号新世界大酒店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