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市委、市政府作出“四城同创”的决策部署,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相关部门的扎实工作,“四城同创”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四城同创”的强力推进,提升了我们连云港市的城市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增加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践证明,“四城同创”的决策正确及时,“四城同创”的展开坚定有力,“四城同创”的成效影响广泛。
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打造整洁、有序、优美、和谐的城市环境,是一项永远都不会竣工的工程。对于“四城同创”,市民群众非常关心,不少人担心会不会创建时紧一紧,创成后松一松。为全面巩固“四城同创”成果,不断放大“四城同创”效应,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我们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目标责任体系。坚持重心下移、属地管理、权责一致,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职能部门、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责,健全网格化的管理制度,制定精细化的管理标准,每个网格要定人、定岗、定标、定职,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网格化管理格局,尤其要强化社区的责任,以社区为基本单元,及时发现问题、处置问题,以小网格保证大环境。要针对环境卫生管理、市容市貌管理、违章建筑管理、施工工地管理、城市交通管理、城区河道管理、城市绿化管理、小区物业管理等最容易出现反弹的几个重点方面,明确职责,量化要求,提升标准,到位落实,真正做到常抓常管、持之以恒。
二、建立高效的协同执法体系。城市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因为城市管理牵涉到众多的行业、领域、条线,面广量大,矛盾复杂,必须进一步强化执法的时效性、精准性、协调性,应建立城市管理执法联动机制,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在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常态化执法的同时,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执法,集中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依据法律法规解决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违法行为。要强化执法权威,及时处置暴力抗法问题,严厉打击不法分子,维护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行政执法的严肃性。
三、建立多元的投入保障体系。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欠账较多,市政公共设施还不够配套,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先天不足”表现得相当突出,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功能配套,是一个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市城区道路标准的提升、园林绿化的提档、垃圾处理的提速,都需要很大的投入。要按照城市建设和管养要求,根据政府财力情况,建立稳定的城市管理经费增长机制。要加快市场化改革,创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引导更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的维护和管理,通过经营公用物业户外广告和城市公共空间使用权,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城市管理。
四、建立深度的全民参与体系。在去年的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中,经过强有力的宣传教育和强力规范、强制入轨,市民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是“四城同创”带来的最积极最可喜也是最根本的变化。四城同创,群众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建立城市文明和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要继续强化对市民的文明素质教育,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市内媒体上开设“我是港城人,文明伴我行”系列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市民的道德素养;深化公共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和引导更多的群众关心、支持、参与城市管理,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五、建立严格的督查奖惩体系。我市城市管理的经验教训表明,紧一紧,模样大变;松一松,前功尽弃。要通过严格督查、严格奖惩,始终绷紧高标准管理、精细化管理这根弦,要完善城市管理目标考核办法,与经济社会发展、机关作风建设、干部选拔任用等有机融合;要建立城市管理月度点评制度,对城市管理中的若干重大事项,每月组织一次评定,得分排序在市内媒体上公开;要建立城市管理常态督查机制,在城管、卫生、市场监管等部门常规督查的基础上,排定相关要件,由市督查办实施再督查,做到督查问责到位,整改落实到位,通过强有力的督查,保证创建成果的持续巩固和有效提升。